一、个人基本情况 刘媛,女,汉族,1983年4月生,硕士,副教授,2009年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作物生态生理专业获农学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 二、教学工作 讲授课程:主讲本科生《植物学A》、《植物学A实验》、《普通生物学》、《普通生物学实验》和《生物显微技术》等课程。 三、科研工作 (一)研究方向 植物生态生理、植物逆境生理与分子生物学、植物生物技术育种。 (二)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1.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甘肃省旱地冬小麦秸秆覆盖栽培增产生理调控机制的研究(18JR3RA173),2018-2020,主持; 2. 甘肃农业大学盛彤笙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小麦蔗糖代谢关键酶基因SPS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及其定位研究(GSAU-STS-1536),2015-2017,主持;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遗传基因组学解析干旱调控小麦茎秆果聚糖代谢转运的分子遗传机制(31760385),2018-2021,参加,2-8;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北半干旱区秸秆带状覆盖对小麦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活性的影响(31760362),2018-2021,参加,2-7;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TaGSKs参与调控小麦粒重形成的分子机制研究(32160487),2022-2025,参与,2-8; 6. 甘肃省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发项目:干旱调控小麦灌浆期茎秆WSC高效转运分子育种技术应用研究(GNSW-2015-18),2015-2018,参加,2-9; 7. 甘肃省中药材产业科技攻关项目:野生中药材桃儿七与贯叶连翘引种驯化集成研究与示范(GYC14-03),2014-2016,参加,3-12。 (三)代表性论文 1. Liu Yuan, Zhang Peipei, Li Mengfei, et al.Dynamic responses of accumulation and remobilization of water soluble carbohydrates in wheat stem to drought stress[J].Plant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2020, 155. 2. 刘媛, 李胜, 马绍英, 等. 肉桂酸和不同光质对葡萄愈伤组织增殖及白藜芦醇累积的效应[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0,45(01):41-46. 3. 刘媛, 李胜, 马绍英, 等. 不同光质对葡萄试管苗离体培养生长发育的影响[J]. 园艺学报,2009,36(8):1105-1112. 4. 刘媛, 陈涛, 杨德龙, 等. 植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以甘肃农业大学为例[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38(03):90-93. 5. 刘媛, 王海, 张爱玲. 现代化技术在植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 生物技术世界, 2013, 10(04):95. 6. Li Mengfei, Liu Yuan, Ma Jingfu, et al. Genetic dissection of stem WSC accumulation and remobilization in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under terminal drought stress[J]. BMC genetics, 2020, 21(1):50. 7. Yang Delong, Liu Yuan, Cheng Hongbo, et al. Genetic dissection of flag leaf morphology in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under diverse water regimes[J]. BMC genetics,2016,17(1):94. 8. 田甜, 刘媛, 张沛沛,等. 小麦茎秆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QTL元分析及其候选基因预测[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21,29(05):836-846. 9. 左煜昕, 刘媛, 张沛沛,等. 小麦有效分蘖数QTLs定位及其元分析[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20, 28(04): 582-593. 10. 苏其红, 刘媛, 栗孟飞,等. 干旱调控小麦旗叶持绿性与产量变异的遗传与相关分析[J]. 分子植物育种,2018,16(19):6353-6364. 11. 钱薇, 刘媛, 栗孟飞,等. 不同水分条件下小麦ILs群体花后不同器官蔗糖积累与转运的遗传特性[J]. 麦类作物学报,2017,37(10):1309-1317. 12. 李葆春, 刘媛, 杨德龙, 等.“植物学”实验课程改革与探索——以甘肃农业大学为例[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7,19(04):96-99. 13. 陈涛, 刘媛, 宿俊吉,等. 基于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植物分子育种课程建设与实践——以甘肃农业大学例[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38(12):71-74. (四)授权专利(第一发明人) 1. 发明专利:一种葡萄叶绿素缺乏突变体离体保存方法,ZL201510411545.6,2017年; 2. 实用新型专利:一种便携式育种小麦脱粒机,ZL201720860936.0,2018年; 3. 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小麦的播种装置,ZL201820714452.X,2018年; 4. 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小麦颗粒除杂装置,ZL201820714527.4,2019年; 5. 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新型小麦磨粉装置,ZL201820714678.X,2019年。 四、获奖情况 1. 葡萄籽中葡萄籽油、白藜芦醇和原花青素的联合提取方法,甘肃省专利二等奖,6-8,2016年 2. 葡萄皮渣中有效物质的提取,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奖,二等奖,7-15,2012年 3. 甘肃农业大学第三届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2023年; 4. 第十一届“挑战杯”甘肃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指导教师,2017年; 5. 甘肃农业大学首届“彤笙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指导教师,2017年; 6. 甘肃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优秀指导教师,2015年。 通讯地址:甘肃兰州市安宁区甘肃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邮编:730070 电话:0086-931-7631875(办) E-mail:liuyuan@gsau.edu.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