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生命科学类课程是兼有理论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特点的课程,要搞好教学,必须要下真工夫,潜心研究教学,不断实践探索,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以自己的学术造诣、治学精神和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优秀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高深的学术造诣、高超的教学艺术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源头活水”;而严谨的治学精神、优秀的人格魅力、以及不断开拓进取的勇气才能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灵,让其终身受益。以博爱之心关爱学生,以高尚品德影响学生,以丰富知识传授给学生,是每一个教师无悔的追求。
科研先行,教学相长。如果没有科研做支撑,大学课堂教学就会失去“灵魂”。只有在科研工作中不断探索才能实现对教学内容更为深刻透切的理解,在讲课过程中才能够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并根据学生学习效果,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内容。而教学也是科研的“隐形动力”,高质量的教学将会有效推动教师的科研工作,实现教学相长。
厚积爆发,与时俱进。“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亦是如此。优秀教师一方面要潜心钻研教材与教学大纲,吃透课程,另一方面要把握教育改革的前沿,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做一个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者和先行者。
【关闭】